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2024年福建泉州洛江文旅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2 19:02:0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10月24日上午,福建泉州洛江举行文化强区建设暨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文旅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洛江区文体旅游局党组、局长吕培基,区商务局党组、局长林志斌,虹山乡乡长王庆军、马甲镇康向阳向社会和新闻通报近年来洛江区推动文旅经济发展。

  针对2024年泉州各县区都推出各自的“一县一桌菜”,洛江的“这桌菜”是叫什么、具体有哪些菜肴,以及文旅产业相关的住宿、餐饮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洛江区商务局局长林志斌做了具体介绍——

  洛江“一县一桌菜”取之于辖区青山绿水的生态美景,山水交织、江河入海的丰富物产,名山、名桥、名人、名传说的人文底蕴,洛江将“一县一桌菜”命名为“洛水仙山宴”。“洛水仙山宴”除茶饮外,由16道菜品组成,涵盖小吃甜品、山珍海味、滋补汤品等。食材取之于本地的山货和海味,将本土食材与独特的烹饪技艺巧妙结合,与洛江的历史人文有机融合,呈现出洛江人文历史缤纷多元、食材山海交融、技法中外结合的独有美食风味。主要依托美标美豪酒店、钱隆酒店做“洛水仙山宴”的全品类开发,其他地方餐饮场所如马甲凤栖酒楼、万安万兴酒楼、双阳侨家1960、峇厘岛美食餐馆等也将提供部分菜品品鉴。

  近年来,泉州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也带动了洛江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洛江区持续通过招商引资和营商的优化,不断推进住宿、餐饮业的扩容提质,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餐饮业方面,洛江区目前有餐饮企业经营主体2451家,2023年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4.5亿元,今年1-8月份新开业经营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企业7家,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8%。住宿业方面,随着泉州中心城市的拓展建设,洛江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常住人口逐渐增多,商业氛围逐渐浓厚,也推动了酒店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区酒店宾馆共34家,其中星级酒店2家均为四星级;总房间数1848间,其中房间数超过100间有5家。除了已建成营业的外,目前在建的还有5家,都有望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建成营业,分别是:对标四星级标准建设的希尔顿欢朋酒店,两家全季酒店等,预计可新增房间数超600间。此外,还有已落地待建的万安商贸酒店、南山墅酒店等。洛江区诚挚欢迎八方宾客亲临洛江,感受洛水仙山间的烟火气。

  虹山乡位于洛江区最北端,平均海拔550米,辖区溪涧众多,山林茂密,自然优越,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这些年,洛江区采用区乡两级国企合资运营模式,将虹山全域旅游项目整体打包运作,启动建设凤归巢森林人才康养驿站、“虹薯乐园”暨共富工坊、虹山街区品质提升等多个项目。虹山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对辖区主干道进行升级,实施“白改黑”工程、道拓宽、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并通过数字赋能,运营“梧凤虹山”数字乡村线上平台,成功入选首批市级数字乡村试点乡镇,夯实乡村文旅发展基础。以“凤氏兄妹”为形象创作“虹山凤凰”的IP形象,同步研发梧凤小镇“凤氏兄妹”周边产品,融入康养、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同时,在“土特产”品质提升上下功夫,打响国家地理标志虹山“红心地瓜”品牌,提级地瓜干、芥菜干、酸茶和熟茶等农特产品,这些产品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虹山乡通过举办油菜花节、地瓜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每年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产生经济效益约1000多万元。

  泉州的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爆,集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仙公山风景名胜区,如何抓住这波“流量”,吸引更多的游客?马甲镇康向阳做了详细介绍——

  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丰山”,是国家旅游景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单位。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山上佛、道、儒三教并存,祈梦特色文化驰名中外。近年来,泉州文旅市场火爆出圈,洛江区也将从提高景区硬实力、提升景区软服务、强化宣传营销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在提高景区硬实力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马甲镇正在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拟投建高品质星级酒店、精品民宿,兴建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索道延伸、增设区间景观车、游步道等方式提升交通的便捷性,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完善配套设施:对景区内的休憩区、餐饮区、旅游厕所等进行升级,增加休息座椅、遮阳、自助服务等配套设施,提供干净、舒适的。同时,在提升过程中注重着力提高智能化水平。如可无线充电、智能加热的休息座椅等。打造特色景观节点:根据仙公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打造一些具有特色文化和标志性的景观节点,如观景台、祈梦广场、亲子乐园等,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打卡的兴趣。

  在提升景区软服务方面,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时,多点位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困难,满足游客深层次需求,如开展定期免费、设立多个咨询、寄存点等。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向游客展示仙公山历史、民俗、传说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加强与行业内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借助先进经验提升传承、发展、服务水平。将仙公山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设计和开发具有仙公山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进而打造一条集伴手礼、素食餐饮、文化研学、民俗用品等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在强化宣传营销方面,通过举办文旅节庆活动、组织民俗表演等方式不断创新宣传推介载体,注重与传统合作投放广告、邀请文旅达人体验并借助抖音、小红书等新推介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并亲临仙公山感受体验。采取与其他景区、景点联合推广和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线;同时与在地的农业、工业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持续深化与各地知名旅行社和文旅企业合作,借助强大的市场渠道资源,在提高仙公山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供稿人:黄娜玲)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