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人文经济人文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引领与辐射作用

※发布时间:2015-5-29 14:20: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范晓玲剧朝阳苏燕

  丝绸之是一条横贯亚欧腹地,联系东世界的古代交通要道,它不仅是联系亚欧商贸的重要通道,更是一条沟通东文化与思想的大动脉。国家定位丝绸之经济带“五通”建设目标,其中“相通”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的融合和交流。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引领,经济不可能上去。如何处理好丝绸之经济带中文化、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加强带上文化交融,打开贸易交流合作的第一壁垒,中国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及交流平台作用。

  我们在对中亚国家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时发现,历史、地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非常多。如哈萨克斯坦中学教科书《哈萨克斯坦历史》中肯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对哈萨克斯坦历史资料收集和撰写的积极影响,书中写道:“研究哈萨克斯坦最有价值的是古代中国的文字资料。根据中国的考古发现来说明中国商队向出发的情况,中国钦察是哈萨克族形成的一部分,在讲到钦察起源时,专门强调,钦察一词在中国史册中出现的时间,及其古汉语发音,在讲到‘哈萨克’一词的来源时,专门强调,‘’或者‘’用汉语语音是塞人”。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历史》教科书肯定并认同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格局,书中写道:“中国文化总的发展趋势没有因为中国北部游牧民族的而中断。外侵者接受了中国语言、中国名字、习俗、教育,并最终与中国人融合”。《哈萨克斯坦地理》教科书中写道:“土耳其人在六世纪70年代设法发挥中国、伊朗、拜占庭的经济和影响力来扩大和发展贸易线。感谢伟大的丝绸之,这些国家般地在中国的丝绸贸易中收益”。该教科书还对汉语给予高度评价,写道:“世界上存在的语言将近6000种,如果包括所有方言,那么就会增加3倍。其中有12种语言有超过1亿人使用,有58种语言使用的人在1000万—1亿之间。最普遍的语言是汉语,使用的人超过10亿。”

  教科书作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最为稳定而影响深刻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记载了丝绸之两千年来把中国和丝绸之沿线国家联系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不同文明间、经济、文化、军事的对话、互鉴的融入图景。再次向世界显示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自古以来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示出中国文化在丝绸之上的影响是深刻、久远且广泛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为中国、中亚乃至欧洲提供着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合作交流的平台,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经贸发展,也为相通提供了便利。

  目前“丝绸之经济带”是整个国家面向世界的一个新的战略,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国新疆和中亚在“丝绸之经济带”战略构想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要想充分发挥丝绸之经济带人文交流中中国文化引领与辐射作用,促进沿线全面相通。首先“丝绸之经济带”不要仅看成一个经济的问题,还有大文化的概念,人文交流与商贸交流并进。在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时,中国不能仅被看成是为中亚资源而来“做生意”,应更多加强人文交流,关心民生项目,为各领域合作提供支持。其次针对目前这两个区域都存在的一些反全球化、反现代化的极端思想,必须在文化上先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用辩证唯物主义去思考问题,现代文化引领,发挥好“丝绸之经济带”人文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为丝绸之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区域大合作创造有利的人文发展软,促进我国边疆社会对外,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我国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