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金融

※发布时间:2019-10-17 19:28:2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习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之中,我国金融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理论和实务上都催生出新金融的廓影。新金融不是一个新现象的简单归纳,而是新时代赋予金融工作者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也是金融逻辑与理论架构在新时代演绎出的现实结论。新时代新金融,新金融必然产生并服务于新时代。

  随着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金融以投资拉动为主导,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新常态下已经逐渐呈现出难以为继的颓势,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在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对资本负责,以资本效益为中心,以资本回报率为导向。长期下来,这必然造成金融资源向城市、向大中型企业、向发达地区聚集。当金融机构资本回报率高于制造业、材料行业、农业,经济结构的偏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就会增大。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长期以来对“三农”的金融支持服务还不够,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不明显。传统金融体系受“短期绩效”“资本至上”以及“规模偏好”等观念的影响,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另外,风险控制与监管、市场之间还存在一定失衡情况。这些难点和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基于此,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

  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金融工作者的历史,就是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反思审视并注入到金融工作的发展逻辑中去,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新金融在国家治理结构中承担新的历史责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行业扮演重要角色,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消费升级,从而夯实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从功能上看,金融作为当前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温柔的手术刀”,社会赋予了其新的责任。金融承担着社会治理中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是诸多社会难点与痛点问题的直接面对者。因此,新金融的社会属性使然,要求金融机构主好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去破解经济社会的痛点。尤其是长期被“冷落”的“三农”、小微等金融服务问题。

  贯彻创新的发展,必然新金融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要求新金融必然建立在新技术应用基础上。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催生了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技术对金融的赋能,使得传统金融体系无法企及的领域和人群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取到便捷安全的信贷、支付和财富管理等服务。

  贯彻协调的发展,必然要求新金融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要求新金融要善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重点融入“一带一”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还要求新金融要不忘初心、牢记,支持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建连接东、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贯彻绿色的发展,必然要求新金融成为绿色金融。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新金融必然要求退出污染的产业与企业,并支持绿色环保的行业与企业。

  贯彻的发展,必然要求新金融要有国际视野。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新金融必然要求提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

  贯彻共享的发展,必然要求新金融普惠金融资源、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还相对突出。在共享发展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还需要再加强。新金融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金融资源的普惠和金融发展的共享上,作出更多的贡献。

  新金融作为新发展催生的、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金融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本质主要体现在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客群结构。传统金融体系受经济背景的影响,主要满足了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国企、大中型企业、重大项目等方面的金融需求;相对而言,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还有所不足。新金融的鲜明特征,就是在普惠金融的旗帜下破解上述难题。

  运行观念的调整。新金融一改传统金融体系下经营货币的特殊角色和利率的优势空间所养成的“居高临下”的市场地位,转向与民生共进、与大众共享,放弃规模观念,追求价值成长,以服务换取收益,不与民争利、不与企业争利。致力于依靠技术赋能建立新型服务体系,并延伸赋能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更加有效全面平衡发展。

  金融资源的共享。传统金融发展中积累的丰富金融资源只有在共享中才能获得新的边际效用和价值发现。金融资源不仅仅是资本,最重要还在于人才。全国金融业的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众所周知,这是个集聚大量优秀人才的行业。由于行业特点,金融人才专业知识背景广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这笔巨大资源属于全社会。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提升,既消解资源壁垒,打造数字化生产要素跨界流动和共享平台,使社会在共享中实现共赢,同时也使以前无法覆盖和满足的服务能够通过网络、移动通信、自助设备、智能终端等新金融功能和生态得以实现,让每一个社会都分享到金融资源、获取到金融服务。

  服务模式的创新。新金融着力提升对小企业和普通大众的新型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尤其商业银行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小企业、消费者、创业者与高校、投资机构、互联网企业之间架起一座科研创的桥梁,不断提升产学研对接服务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教育”综合孵化生态,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和信贷、支付、汇兑、风控、理财等立体化金融服务。

  发展现代“三农”金融。新金融发力的重要领域就是现代“三农”金融。这需要打破传统金融体系市场分工的落后观念,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三农”问题,走进农村、亲近农民、支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扎稳“三农”根基。在网络技术、数据技术、支付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金融机构农村,为乡村振兴出力、为精准扶贫提供平台,已具备现实条件。

  金融机构及功能服务的平台化。传统金融体系通过竞争,划分和细化市场,强调了产品对社会经济的引领。新金融则更强调金融服务与功能适应大众的不同需求,其核心服务能力和产品开发更趋向于平台功能的打造,也就是为社会和大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多元化服务平台,如金融科技平台、房屋租赁平台、志愿者下乡平台、企业员工培训平台,等等。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林心如王力宏吻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