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排列顺序3月16日电(刘赫垚 苑欣芳)一场春雪过后,省巴彦县红星村永发屯一片,唯有一个角落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座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由当地一对父子创办。飏扇、靰鞡鞋、勒勒车……这些如今很难见到的“老物件”在这里“安家”。4万余件藏品生动记录着我国北方的生产生活和历史变迁。
“馆内绝大多数藏品是我父亲收集的。”北方民俗博物馆馆长黄彦辉说,自打他记事起,父亲黄信章就于收藏各式各样的旧物。童年时期的黄彦辉只觉得这些东西很有趣,并不了解它们的意义。
“小时候,父亲教我看老瓷瓶上的画,给我讲它背后的故事,让我了解各种老农具,和我讲祖先们的勤劳与智慧。”渐渐地,黄彦辉意识到,父亲收藏的不仅仅是“老古董”,更是那些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黄彦辉说,成立民俗博物馆,把这辈子积攒下的“”回馈给大众,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父亲离世后,黄彦辉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光大民俗博物馆。
填土盖房、规划展区、布置展品……黄彦辉发动全家人投入到民俗博物馆的完善中。2013年,在当地扶持下,博物馆开始免费对。经过多年发展,2018年9月,北方民俗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博物馆”。
这座民俗博物馆现有31个展厅,包括朝鲜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10个少数民族特色展厅,展厅内全部使用真实物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这些民族的传统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此外,馆内还设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石陶器具等展区,全方位展示我国北方的民俗文化。
70岁的王宽是民俗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他说:“我与黄信章是故交。受他们父子的影响,我也想为民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像王宽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年龄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博物馆营利性质的,志愿者们都是出于对民俗文化的热情而来。”黄彦辉表示。
“很、很震撼”“民俗博物馆保存着我们的‘根’”“希望优秀民族文化可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满了游客的感言。博物馆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游客参观,2018年,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黄彦辉说,要在优化参观体验的基础上增加互动,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北方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博物馆现已推出多种文物主题台历及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开发出黄泥火盆、“千层底”布鞋等工艺品,均由当地村民采用“古法”制作,深受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黄彦辉由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这些藏品记录着历史,记录着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我愿意做一个传承人,好好守住北方民俗文化的‘根’。”
我喜欢自己走到群众中去,就一个人走,一个人去跑,一个人骑着车子去转,当我看到有这么美好城市的时候,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感到自豪。
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找到一些根本性的方法,解决历史文化名村自身的一些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地位。因为这个历史文化名村不是一个村子的,那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我们国家的财富。
我的就是,国家应该选一批经典的优秀剧目,让那些剧团主要的任务就是传承,一代一代地它,真正让它能够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