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中,有一位苏联战斗机飞行员被敌机击落。飞机着火,飞行员受伤,但他成功跳伞逃生。然而,他降落在控制的领土。他躲进一座废弃的风车里,爬上阁楼,然后就失去了意识。等他醒来,飞行员看到中有什么绿荧荧的东西在移动。起初他吓了一大跳,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猫。
在这座风力磨坊里,飞行员与一群猫共同度过了两天。他时而时而昏迷。突然,他听到了人声,一开始,他那是村民的说话声。但随着声音渐近,他听出来了,那些是人。冷汗刺痛了他前额的伤口。飞行员赶紧寻找藏身之处,从木板的缝隙往外看:德军军士登上破败的楼梯,推开门……正在那时,一声野猫的长嚎陡然撕破了空气,人被吓得连连退后,但事情还没有完。领头的一只黑猫跳到人头上,伸出爪子抓花了他们的脸。人落荒而逃。第二天,苏联游击队员来到这里,将伤员放上担架抬走,离开前,飞行员请求游击队员给这里的猫留下一些油脂,以表达对这些守护他生命的猫的谢意。
家住Канашского市Новые Ачакасы(位于楚瓦什国)的К. Р. Кузьмина,因战争而成为孤儿,讲述了一个故事:“童年时期,我家里养了一只猫。父亲去参军了,母亲时常生病,无法下地干活。我们家有四个孩子。如果没有我们的猫,大家或许都会饿死。猫夜间出门,凌晨回来,它叼给我们的不仅有老鼠,还有肉和面包。它不是为自己寻找食物,而是为了我们。它把食物放在桌上,然后悄然离去,也许去了只有它知道的隐蔽之处。母亲使用猫找来的食物为我们煮汤。我们因此而熬过冬天,第二年春天,年长的孩子们就可以下地干活了。”
1944年2月,列宁格勒刚刚解除长达900天的围困不久。数以万计的市民被饿死,城里的猫也所剩无几。没有了猫,老鼠开始大量繁殖,对冬宫的文物造成。为冬宫,秋明市向列宁格勒运送了238只猫。而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大约有五千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猫被运至列宁格勒。它们成为了国家的英雄。2008年11月12日,秋明将市中心五一街旧印刷局大楼附近的一个广场命名为“西伯利亚猫广场”,在广场上摆着几组涂金漆的猫雕塑,以纪念这历史的一页。
照片提供:玛丽娜·扎米亚京娜(Marina Zamyatina),秋明猫舍“西伯利亚”(Sibirskiy Dvor)的繁育人。
图一:五岁的玛丽娜抱着她的第一只西伯利亚猫,这只猫与她同岁。照片摄于1965年,那时苏联还没有成体系的爱猫俱乐部,西伯利亚猫的标准也尚未制定。
图二:莫斯科1959年出版的《简明家庭百科全书》中“家猫”一节。原文没有描述每种猫的标准,只提到了这些品种猫的名字,以及如何养猫。但从中可以看出,在五十年代的苏联,人们已经知道了主要的品种猫。图1、2——西伯利亚猫,3、10——安哥拉猫,4、8、9——波斯猫,5——暹罗猫,6——短尾猫,7、11——短毛猫。
我的“围困三部曲”走到了第三部分,我决定吃猫……忍饥挨饿的不仅是人类……这非常困难,宠物……没有别的东西可吃……常常,它们成了它们主人性命的食物……
“我们家已经到了走投无的地步,叔叔每天都说他决定吃掉家里的猫马克西姆(Максима)。趁别人出门之际,我妈妈将马克西姆锁进一间小屋。我们还养着一只叫雅克(Жак)的鹦鹉。当大家情绪还不错的时候,我们和雅克就唱歌,说话。然而没过多久,家里重又因饥饿和寒冷而陷入死寂。我们用父亲的枪换得一些葵花籽,大家很快分食一空,只给了雅克一两颗。马克西姆同样处于死亡边缘,它的毛晦暗不堪,爪子不再干净,它在我们脚边喵喵叫着,地乞求食物。一次,马克西姆进入了雅克的内。若是和平时期,各位大概都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猫和鹦鹉竟然相互取暖,在冰冷的房间睡着了。叔叔回家看到这一幕,倍感,他再也不提吃猫的事情……”
关于它的事迹经人们口口相传,开来,许多人登门拜访它,老师带着全班学生来看它。马克西姆果然长命百岁,它于1957年去世,享寿二十年。
1942年,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鼠灾。目击者称那些啮齿动物一大群一大群地在城里。当鼠群横穿马时,甚至有轨电车都要停下。当然,人们采取了反击:他们用枪打,用坦克碾老鼠,甚至成立专门的灭鼠队伍,但收效有限。城市本已食物匮乏,老鼠却还要吃光最后一点食物。此外,泛滥的鼠群将城市置于传染病的之下。
“鼠群由老鼠的率领,黑压压一片,在什利谢利堡(Шлиссельбургскому)街(今奥布霍夫防卫[Обуховской обороны]街)奔跑,直冲为全市加工面粉的面粉厂而去。它们是一群有组织的敌人,聪明且……”
但是人类的手段不足以对付老鼠,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猫。城里之前还有不少老鼠的天敌,但现在没有了,猫被吃掉了。
“我家养有一只叫瓦西卡的猫,它深受全家人的宠爱。1941年冬天,妈妈把它带到了某处。家人说,他们找到了鱼,可以喂瓦西卡吃,可是我们没有鱼……晚上,我妈妈做了一顿煎肉排。我问我们怎么会买到肉。我无解,只是那时……正像你们想的那样,因为瓦西卡,我们得以度过冬天……”
与此同时,另一些同样饥馑的市民,没有选择用他们的宠物充饥。1942年春天,有位奄奄一息的老妇放她的猫出门透风,令她吃惊的是,人们看到她没有吃猫,纷纷向她致敬。另一个经历过围困的居民回忆道:1942年3月,她在街上看见一只的猫。几个老太太在给猫洗礼。一个的说,并没有人乱抓这些小动物。
1942年4月,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过“街垒”电影院,发现一群人正围在一户人家的窗下。他们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寻常场面而惊奇:一只身上有条纹的大猫带着它的三只小猫趴在窗台上,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中。“看到它们的时刻,我意识到,我们活下来了。”多年以后,这位妇女说道。
当在1943年被打破后,列宁格勒决定恢复市内猫的数量,市委签订一项决议,“向雅罗斯拉夫尔州发出书面申请,请求支援列宁格勒一定数目的家猫”。雅罗斯拉夫尔执行了这个决议,他们觅集了足够数量的猫,个个都是当地的捕鼠能手。四车皮的猫被运至亟待复苏的列宁格勒。一部分猫在火车站就被当场,另一部分被带到市区。目击者称,听到猫叫声的市民纷纷赶来领猫,猫供不应求,转眼间就被分发完毕,还有不少人没能领到猫。
1944年1月,在列宁格勒,一只幼猫的市价是500卢布——当时一公斤面包要价50卢布,人的月薪是120卢布。
雅罗斯拉夫尔猫迅速行动起来,清剿食品店里的老鼠,鼠害得以控制,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猫。于是,又发布了第二次“猫动员令”,旨在为艾尔米塔什及市里的其他、博物馆提供猫,以消灭珍贵艺术品的老鼠。消息传遍了西伯利亚,人们从西伯利亚各地收集猫。
例如,秋明市贡献了238只年龄在六个月到五岁之间的猫。许多人带着自家的动物来到报名点。第一只登记的猫是一只叫阿穆尔的黑白花猫,它的主人说:“为彻底击败敌人而继续战斗!”。
列宁格勒,Бармалеева街,1940-1950年代。一位可爱的棕发小姐在她的家中,抱着一只大猫。猫的背部是灰色的,有条纹,胸前的毛是白色的。猫的名字叫“雪豹”。照片背面写着“姑娘的法宝”。这只猫生于1933年,1950年去世,活过了列宁格勒围城时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刘硕和关昕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