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报道 北纬53度28分,东经122度22分,年平均气温-4.4℃,冬天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北极村气象站。
翻开中国基层气象台站名录,深感中国土地之广袤、海岸线之绵长、地形之复杂,天气气候更是复杂多样,漠河深沉黑夜中滴水成冰的寒冷、三沙漫长夏天炽烈的日晒、唐古拉山麓簌簌寒风……这一切,都被遍布全国的基层气象台站记录下来。
在《中国气象百科全书》里,基层气象台站的词条是这样写的:气象部门设立在基层的气候观象台、大气本底站、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一般气象站(国家气象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等各类专业气象站。
这些基层气象台站是气象业务的基石,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年来,中国气象台站实现快速发展,而基层台站的发展史,即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缩影。
这一年的12月8日,原气象局成立,涂长望被任命为首任局长。摆在他与同事们面前的难题亟待解决,尽快“旧摊子、建设新事业”是气象事业初创期面临的紧迫任务。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全国仅有600多人。这急需整编加强已有的气象台站,积极筹划建设新台站,以适应当时国防、军事任务对气象保障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为今后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气象服务做准备、打基础。
由此,气象台站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按照“建设、统一、服务”的方针大力推进台站网建设。1953年,除拉萨外,全国各省会城市都建立了气象台。
那是个高歌猛进的火红年代。甚至,新中国第一支气象工作者的歌曲——《歌唱巴塘气象站》,也是由感人的建站故事而来。当时,原西康省军区派高步仁带领7名青年,从康定市经甘孜藏族自治州到巴塘县建立气象站,经历过长途行军、人力抬运氢气缸、过雪山、断粮等,完成任务。“不怕云浓雨密雾茫茫,不怕山高水急道长,我们要天空万变的神秘,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富强。”这歌词正是当时气象工作者开展台站建设的写照。
1953年,随着气象服务转而兼顾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逐步转向保障国民经济生产建设为主,气象台站建设也进入新的阶段。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力建设、积极服务”方针下,全国建成气象台站1653个,达到解放初期近22倍,构建了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网和气象预报服务网,并且从零起步建成了高空观测网。如此快的速度界气象台站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956年6月1日,中国气象情报取消加密实行公开后,日本中央气象台职员工会的大河顺一给涂长望来信,盛赞:“在解放不到8年的时间内,在贵国广大的土地而且一直到边疆的每个角落,完成了像这样充实的气象观测网,是史无前例的伟业。”
1989年,针对当时全国气象台站网总体“东密西疏”的情况,原国家气象局制定实施《地基气象探测系统发展方案》,对全国地基气象探测系统发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站网进行调整。
2010年以来,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安排基层台站建设项目2043个。尤其是近年来,台站建设注重整体性,不零敲碎打,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不断提高。
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214个国家基准气候站、63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986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5371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129个国家应用气象观测站(生态、农业、交通)、120个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216个国家天气雷达站、45个国家天气雷达站(风廓线个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78个试验。2019年新增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5个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
每一个基层台站都肩负重任,共同组成了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全国气象台站网。其分布密度、观测质量和时效,都达到或超过世界气象组织要求的标准。
很多基层台站人员,甚至很多已经离开台站的气象人,都曾做过这样的梦——“到时间了,可观测不到数据”“要了,电话打不通”“观测软件打不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台站建设推进,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到1958年基层台站的观测仪器基本实现“中国造”,业务由单纯的观测、发展到补充天气预报。
基层台站现代化逐渐将一线气象人从繁重的手动观测、记录中彻底解放出来。1984年初,《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大气探测向遥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改变气象观测业务仍旧以人工操作为主的落后状态,努力赶上国际水平。
21世纪初,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启动,涵盖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特种观测、新型遥感探测、信息传输和技术保障等诸多内容。经过多方努力,到2008年底,225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基本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建设了2542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实现了每小时甚至每10分钟实时资料上传、下发,全国资料共享,为我国气象预报和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而除了开展现代综合气象观测以外,基层台站还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地资料和经验,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和临近短时预报,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细致入微的气象服务工作。
走过70年漫漫发展长,气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整体推进、强化管理的原则,以功能齐全、装修简洁、配套完善、满足气象业务现代化为标准,有序推进基层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把每一分台站建设的钱都花在刀刃上!气象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发挥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优势,统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2016年到2019年,气象部门筹措中央资金,安排实施了650多个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1250多个台站维修项目。通过近五年来的建设,台站基础设施现代化达标率逐年提高,基层台站综合完成率达90%以上。
同时,中国气象局根据各地区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台站基础设施状况和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对投资的需求,在不断做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建立基本建设投入倾斜制度。按照“重点考虑西部,同时兼顾中东部”原则,2016年至2019年,从东、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情况来看,东部投资占比为21%到28%、中部为33%到42%、西部为39.46%。
我国很多气象台站建在高山、田野乃至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过去,传说气象人有“三苦”: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70年来,城市在发展、农村在变化,气象台站风貌也焕然一新。海拔近4000米的青海省果洛州气象局建起了职工活动中心“雪之韵”,忙碌后的气象职工可以在舒适的中享受休闲时光;高寒缺氧的五道梁气象站,已经实现无人值守,解决了轮换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人才引进难等长期积累的问题……
基层兴则事业兴,基层稳则事业稳。这些,都有力支持基层台站持续向“一流台站”进发,更为加快我国气象现代化步伐奠定了基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工作者深入条件艰苦的高山、海岛,西部人烟稀少的高原、荒漠,建起了一批气象台站。
1952年,成都气象干部训二期的刘培壁和卓辉两位女,被分配到海拔3394米的甘孜机场气象站,成为康藏高原上第一批女气象工作者。前往龙勒建站的小队于1952年夏天从甘孜出发,靠着20余头牦牛,翻越了2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和两座雪山,渡过金沙江和怒江,穿越原始森林和沼泽地,终于在1953年春节到达……一批批新中国气象人在上世纪50年代完成藏东地区建站工作,在60年代向阿里无人区进发。
1952年7月,几位生长在上海、福州等大城市的青年,从青海西宁一赶往玉树建气象站。他们学会了骑马,牵着牦牛,风餐露宿,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动手安装仪器。玉树气象站在1952年9月1日就实现了地面观测并向发天气报告。
在新疆,来自全国的气象青年日夜兼程,下了火车转乘汽车,骑着马、毛驴和骆驼,穿越的戈壁沙漠,建起了一个个气象站。到1953年4月,首批18个站建成;当年底,天山南北围绕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已建成25个气象站。
多年之前,前辈们披荆斩棘,随后万千气象工作者坚守在高山、海岛、荒漠、高原等艰苦地区,诠释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涌现出雷雨顺、陈金水、崔广等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震撼力的一批模范人物,锻造出拐子湖、天池、珊瑚岛气象站等一批先进集体。
在海拔4800米的安多气象站,全国优秀员陈金水曾创业奋斗16年。这里冬天气温一般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43.2℃。陈金水等气象工作者不间断开展记录,获取了半个多世纪的宝贵资料,成为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青藏铁项目建设、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
省漠河县北极村气象站,是我国最北端的气象站。全国“五一”劳动章获得者周儒锵曾在这里坚守,监测着我国最北端的风云变幻,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气象数据。多年后,他的孩子们也加入到气象事业中,从中国最北的寒冷小站出发,传承父亲的从业初心。
地处巴丹沙漠深处的拐子湖气象站,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一代代气象人扎根于此,对“寂寞”二字有着刻骨体会。一度,周围的学校、卫生站、邮局和唯一的小商店都撤走了,只有气象站还默默立于原地。气象人用60年的坚守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拐子湖气象人。
在祖国南端,高温、高湿、高盐的三沙气象局,故事从62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1957年夏,永兴岛迎来了第一批建站的气象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里着一代又一代气象人海疆、建设南海,用青春和热血为国旗增色的铿锵步履。
每一个年代、每一个台站,都有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如果将这些故事刻印下来,中国气象发展史上将树起无数;如果将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化作星光,那将气象事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个征程。(本文参考书籍:《中国气象史》《中国气象百科全书》)胎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