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味,嘎嘣脆!蛋白质还是牛肉的5倍!”,这是来自《舌尖上的贝爷》(又名《荒野》)的经典食评。
近来,餐饮业似乎刮起了昆虫的风潮——不管是食品公司,还是厨师,都憋着劲想把蟋蟀、蚂蚁、大肥虫之类食物塞客嘴里。
举个例子。知名食品公司 Fazer,近日推出了“首个昆虫面包”,他们将蟋蟀压成粉末,添进面粉中,最后做出的每条面包含约70只蟋蟀。售价3.99欧(约为人民币31块),是正经面包的两倍。
目前,这种面包已经在首都附近的 11 家分店上架了,预计明年之前会推到全部47家分店。
Fazer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研究可食用昆虫的项目组Italbugs和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合作,以在低温高压下通二氧化碳与氮气的手段,将蚕的营养萃取成粉,试图把它加入披萨中。
除了食品之外,英国剑桥酿酒厂Gin Tailor早在2015年,就跟Nordic Food实验室(一个丹麦的非盈利组织),共同研发出了以红木蚁为原料酿造的蚂蚁金酒。
大公司发力的同时,一些知名主厨也对昆虫产生了兴趣,他们大都来自南美、东亚,在他们的帮助下,一小部分昆虫被做得漂漂亮,登上了铺着餐布的餐桌。
David George Gordon,是厨师中比较于虫子的一位,人称“虫子厨师”。他在美国自然博物馆做过Explorers Club的年会晚餐,拿出的菜品是炸狼蛛。
后来,炸蜘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对虫子的热爱。因此他写了一本书,介绍了40多种烹饪虫子的方法,书中还公布了很多由他自己设计的昆虫食谱。
也有厨师把虫子加入鸡尾酒中,很有名的是Rick Bayless的龙舌兰蠕虫玛格丽特(Worm-Salt Margarita)。
经典玛格丽特鸡尾酒杯边会沾一圈盐,这份不同,它沾的是——龙舌兰蠕虫粉末和辣椒盐(这种混合物叫sal de gusano),这种蠕虫在墨西哥很常见,生长于龙舌兰根部.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FAO)调查,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耕地、畜牧都不足以解决吃饭问题,昆虫可能会成为解决办法——它富含蛋白质、成本低、周期短、繁殖率高、排碳率低,蛋白质转换率是牛的20倍。
所以除了长得丑一点之外,这些昆虫简直好得可以中国——比如家蚕,平日里孜孜不倦的吐丝,吐得差不多了还能成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真是奉献到了极致。
昆虫食物的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据联合国2013年统计,全球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约为20亿)正在食用昆虫,超过1900种昆虫品种被应用进了食物中。
人气排行为:甲虫(31%)、毛虫(18%)、蜜蜂黄蜂和蚂蚁(14%)、蚱蜢和蟋蟀(13%)。
同时,市场还在变得越来越大。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3 年,全球可食用昆虫的市场将会从现在的 3300 万美元增长到 5.22 亿美元。
当然,距离全民吃虫,还有那么一段时间:昆虫的食品安全如何解决,如何去除的病原菌,如何进行规范养殖,都还待解决——但总而言之,在未来我们可能都要吃上虫了,区别只是在于要吃哪种虫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