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导论(2099)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比较全面地阐明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主要方法,介绍了经济地理学发展动向和各派学说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济地理学,运用本学科理论与方法普及经济地理学知识、参与经济建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地理学导论》是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的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属专业必修课,在地理学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济地理学导论》的作用和任务主要表现为:
第一,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与部门经济地理学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通过经济地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中学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
第三,通过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为培养将来能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与经济建设的人才服务。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济地理学导论》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地理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在经济地理基本学习和研究能力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在人文、经济科学的素质方面有所提升。
《经济地理学导论》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发展动向和各派学说观点,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具备利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
后续课程:区域地理、区域经济地理。
二、课程内容及考试目标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任务。
2.了解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及相邻学科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属性、特性。
难点:研究对象的具体表述、特性。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任务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3.理解区域开发的理论与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次产业分类、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难点:区域经济开发中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梯度开发和反梯度开发理论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定律
工业化过程与工业结构
第二节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产业布局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
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区域开发
区域间的平衡问题
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
区域发展政策问题
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业布局条件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3.掌握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产业布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及评价、产业布局条件评价的原则。
难点:利用所学理论对具体地区进行分析和评价。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技术条件
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原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体制、政策、规划和法律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四节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第一产业布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布局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的概念;农业各部门布局要求及影响因素。
3.理解农业区位论及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
4.了解农业区域开发的涵义、特点与原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地域结构及农业生产专门化。
难点:农业区位论;农业地域结构及地域分工、产业化。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布局
农业的含义、本质、类型和范畴
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条件
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环境保护
第二节农业土地利用
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调查
第三节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部门布局原理
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
第四节农业区域开发
农业区域开发的涵义、特点与原则
农业区域开发规划
第五章第二产业布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工业布局特点与制约因素;工业部门结构与布局;韦伯工业区位论。
2.掌握工业部门的不同划分方法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工业地域组织形式的类型、划分依据及其相互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主要工业部门布局特点、工业部门结构、工业布局理论。
难点:工业部门布局的动态分析、工业区位论。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
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
影响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
第二节工业部门结构与布局
开采工业布局
原材料工业布局
制造工业布局
高科技工业和农村工业
工业部门结构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
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枢纽
工业地区
工业地带
第四节工业布局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近30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
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布局理论研究成就
第六章第三产业布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第三产业概念及特点,第三产业布局因素及发展趋势。
2.掌握交通运输特点及布局要求,对其它产业的影响。
3.理解邮电通信业特点及布局要求;了解其发展趋势。
4.理解商业布局特点及布局要求。
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三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布局;商业中心布局。
难点:第三产业的增长机理分析;货流与合理运输。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第三产业概述
第三产业划分与特点——概念、分类、基本特点
第三产业增长机理分析——收入弹性驱动、技术创新驱动、城市化和服务社会化驱动
第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交通运输业布局
交通运输概述
运网系统布局的地域类型
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铁路运输、公路汽车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运输部门的合理构成
货流与合理运输
第三节邮电通讯业布局
信息流
邮电通信业生产特点和空间布局要素
邮电通信网布局
电信通信网布局
第四节商业布局
商业发生机制与布局要求
商业区位理论分析
商业中心体系布局
贸易中心与对外贸易
第七章城市布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2.理解城市地域形态与结构,理解城市职能与分类。
3.掌握城市体系概念及基本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城市化、城市职能、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
难点:城市基本与非基本职能、中心地理论。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产生与发展——古代城市发展时期、近代城市发展时期、现代城市发展时期
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城市化的概念、基本动力、地域类型;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城市职能与分类
城市职能与性质——城市职能、城市性质
城市分类——规模分类、职能分类
第三节城市地域形态与结构
城市地域形态与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城市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城市地域形态类型——团块状、带状、星状、组团式、一城多镇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
第四节城市体系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体系及其类型——城市体系的概念、形成机制、地域类型
中心地理论简介
大城市经济圈——大城市经济圈的概念、特征
第八章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济区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
2.理解区划和规划的一般方法。
3.理解经济区划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区的概念;经济区划的原则;区域规划的目的、特点和内容;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难点:经济区的性质及形成;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经济区的性质及其形成与发展——经济区的概念、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区别、构成要素
经济区划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原则——经济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第二节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早期阶段、中期阶段、近期阶段
区域规划的目的和特点——区域规划的目的、作用、基本特性
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转型
第三节区域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由来与发展
发展战略的类型和主要特征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地理学的各类思维模式的基本内涵。
难点:经济地理学的各类思维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
形态描述法
地理比较法
要素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技术方法
实地考察法
统计图表法
经济地图法
技术经济论证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技术方法
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十章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代、近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2.理解经济地理学不同发展时期的基本特点。
3.了解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地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流派;现代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启示与展望
难点:历史上经济地理学不同学术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比较。
主要内容提示
第一节古代的经济地理学
第二节近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环境论的形成和发展
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国外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结语——启示与展望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考虑到自学考试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设计。它涵盖了《经济地理学导论》自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和各个能力层次,提出了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学生自学《经济地理学导论》的基本要求。但作为自学考试大纲还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系统,应配合推荐学习用书使用。
(二)自学方法指导
1.考生自学时,应先阅读本大纲中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掌握课程内容。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把握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每一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没有理解情况下的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提高记忆效果,可以结合自学内容,动手做一些练习,这也是达到记忆、理解、应知应会的好办法。
(三)对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3.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4.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5.题型结构及分数分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