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卷 第 1 期 2001 年 3 月 建筑 工程学院学报 JO U RNA L OF BEIJING INS T IT U T E O F CIV I L ENG IN EERIN G AN D A RCHI T ECT U RE Vol . 17 No . 1 M ar . 2001 文章编号 : 1004 -6011( 2001) 01 -0070 -06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 业祖润 ( 建筑系 , 100044) 摘 要 : 本文运用“空间结构理论” 对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形态 、 结构方式及空间品质塑造等方面作 探析 , 力求从深层结构研究传统聚落构成的内在机制 、创造理论 、空间结构特征及文化内涵 。 关键词 : 传统聚落 ; 空间结构 ; 人居科学 中图分类号 : C913. 3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言 “ 空间结构理论” 是各学科领域研究“ 空间” 共同 采用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认识分析物质与的内在 系统 。 不同的科学领域对“ 空间 ” 、“ 结构” 有着不同 的解释和不同意义的理论目标 。 在人类居住领域中的“ 空间观” 是将空间视为人 类生活及活动体系的核心 , 它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人 在自然中的定位和对自然的认同 ; 体现社会群体力 量、 经济 、科技 、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 体现人的认识 能力和智慧创造 。 我国人居的建造与发展的历 史悠久 , 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下 , 古人 尊奉传统观念 , 以高度的智慧和长期的创造实践 , 积 淀形成了精深 、异彩纷呈 、 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 文化而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 。 在多层 面的传统民居文化研究中 , 本文试用 “ 空间结 构理 论” 从传统聚落空间入手 , 剖析其居住空间结构 形态 、方式 、 物质与品质等多层面的构成机制 、 创造理论 、原理原则 、 实践经验 。 以加深理解和 认识传统民居文化的真谛与内涵 , 提供现代居住环 境继承与创新的 。 质与相融的聚居活动的空间 。 它取决于人 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认同 , 依托与利用 , 也取决 于人对社会经济 文化 、 科技发展的驱动 。 因此 , 人 居的形成 , 创造与发展深受不同地域自然因素 和不同国家 、 地区社会条件的影响 , 形成不同的居住 文化 。 就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结构而论 , 其特定 的影响因素有 : 1. 1 性地理 中国幅员辽阔 , 地大物博 , 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 里的国土上 , 自然生态复杂多变 。 其地理 特征是 : 西北部地势高 , 东南部逐低 , 西南为青藏高 原和横断山脉 , 西北为戈壁 , 北部是辽阔草原 , 中部 为丘陵和平原 , 南部为水乡 , 东南面海 。 形成为封闭 格局的性地理 。 其气候特征是 : 从南 到北跨越了热带 、带 、暖温带 、中温带及亚寒带 五个气候带 。 我国这种一面临海 , 三面陆地围合的 地理造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的状态 。 特殊的大 陆性地 理环 境造就 了中国 古代 “ 以 农立 国” 、 “ 法制度” 、 “ 论理 、 礼乐文化” 为三大支撑的农 业社会 , 造就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以聚落 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居住型态 。 1. 2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法社会 中国几千年封闭的农耕经济和以婚姻血缘关系 结成的家族为基础的法社会 , 形成聚族而居的居 住模式 , 多以一族一村和多族一村的聚居结构形成 聚落为基本单元的居住 。 常以耕 、居一体的形 1 影响传统聚落构成的特定因素 人的居住归属于择天地之间的吉地 , 创物 收稿日期 : 2000 -12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9778012) 作者简介 : 业祖润( 1938 年 ) , 女 ,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 教授 。 第 1 期 业祖润 :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71 式构建聚落的物质空间 , 以血缘为纽带和祖 的传统构建聚落的文化空间 。 1. 3 传统的自然观与“伦理” 、 “ 礼乐文化” 。 中国崇尚自然的传统自然观“ 天人合一” 和 “ 伦理” 、 “礼乐” 文化是传统聚落空间塑造 的指导 : A “ 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 。 “ 天人合一” 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关系 学说 , 它强调与 , 自然与人为的相通 、相类 和统一 。 追求人与自然合谐的关系 。 强调人是自然 界的一部分而应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 强调人性 即是 。 追求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而达到天 人协调和谐的理想境界 。“ 天人合一” 的传统观念也 是古代营建聚落的基本思想 , 古人在科技不发 达的时代 , 凭直觉认知 和经验积累 , 曾总结出 了以 天、 地、 人相协调为准则的认识观念和一种特殊的择 地评价标准和体系 、 择地方法和构建居住的准 则等理论即“ 风水理论” 。 它广用于传统居住建 设的实践中 , 虽然“风水理论” 的发展受社会 、 “ 玄学” 等影响 、 注入色彩而其科学性 。 但“ 风水理 论” 这一特殊而古老的学仍深刻地影响着传统 居住的构建 。 在聚落空间构建中 “ 风水理 论” 是择地的依据 。 “ 它强调 “ 宅 、择也 、择吉地而营 之也”( 高得《释 , 名》) 。 常按“ 风水” 提倡的 “ 地理五 诀”( 即察看地理的五个要素 : 龙、 穴、 砂、 水、 向) 。按 “ 觅龙” 、 “ 察砂” 、 “ 观水” 、 “ 点穴” 、 “ 择向” 五种方法择 地定位 , 以获得良好的地势 、 地貌 、地力 、 地利的 条件 , 确定利于自然采光 、 通风 、 日照的“ 方位” 和“ 朝 向” , 择近水之地以利生产 、生活 、交通与造景 ; 强调 天造地设为本 , “ 重天成为上” 的本质 ; 强调居住 背有依托 , 左辅右 弼 、前有 屏障围合的空 间格 局 , 以利“ 藏气聚风” 、 “ 负阴抱阳” , 以求居住与 自然生态和谐平衡 。 传统的自然观和“ 风水理论” 体 现了古人崇尚自然 , 创造“ 人 、自然 、建筑相融” 的环 境理想与追求 。 B “ 伦理” 与“礼乐文化” “ 伦理” 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 , 它是由社会规 范的“ 礼” 与内在情感相辅而成的传统文明 。 既 是封建社会 、 统天下的基础 , 也是中国 理、 思维 、社会意识 、修身 、 养性 、 齐家的理想追求 。 “ 礼乐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构成要素 , “ 礼”的基本核心是情感 , “ 乐” 则是人的心理勾 通 , 情感和的寓志托情 。“ 礼” 与“ 乐” 融不可分 , 同体现人在心理 、情感上对真 、善 、美的追求和文化 与审美的标准 。“ 伦理” 与“ 礼乐文化” 推动社会传统 文明的发展 , 也深刻地影响传统聚薄空间 文化品质的塑造 。 成为传统聚落构建的指导思 想 。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的创造正是在以上三个 特定的条件影响下构建发展 。 从而形与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社会高度和谐的传统聚落 。 2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形态 居住空间结构是指人类活动的体系 、 各类空间之间的内在机制和空间形态间的组织 方式 。 其居住空间结构形态由自然生态 、 人工 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组成 。 在聚落空间构 建中 、 尊奉传统的“ 整体观念” 将三种形态按其内在 的机制综合构建 , 形成有机的整体 。 2. 1 以自然生态为载体 自然生态由大地山川构成 , 地形 、 地貌 、 水文 、 气 象、 气候 、 土地 、 矿产及生物等自然资源是人之 源 。 古人以崇尚自然 、珍惜自然 、 合理利用自然的态 度 , 择宜居之地构建居住 。 传统聚落追求 “ 人之居处 , 宜以大地山河为生” 的境界 ( 据《阳宅十 书》) 。 注重自然内在机制和有效地发挥自然的 功利 ,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 。 因此 , 传统聚 落空间塑造强 调自然 、因山就势 、保土理 水、 因材施工 、 培植养气 、珍惜土地 、水脉等原则 , 保 护自然 生态格局与活 力 。 常以因 借岗 、阜 、谷 、脊 、 坎、 坡壁等坡地条件 , 巧用地势分局 , 组织 的空间 ; 在山地多依山构建高低错落的多 层次的竖向空间 , 充分发挥自然通风 、采光 、日 照、 观景及高密度空间效益 ; 在黄土高原多利用黄土 层具有的壁立性强的自然力 、 开挖洞穴而建窑洞式 的空间 ; 在平原多采用集中式布局的内向形环 境空间 , 以 方便生活和节约土 地 ; 在滨 水地带常以 “ 河澳” 为建宅 , 以“ 顺流” 布宅而避水患或顺水 布局建造灵活流畅 , 方便生产 、 生活的水乡 。 中 国不同地域的聚落 , 正是以智慧与创造 , 构建出 了山水交会 、 情景交融的理想的居住 。 例如 : 安 徽黔县宏村 , 立村选址均以“ 水为命脉” 、 “ 引水入村 、 筑水塘修沟渠 、 形成完整的聚落水系 , 构建水 、 宅相 连的特色( 图 1) 。 72 建筑工程学院学 报 第 17 卷 2. 2 以人工物质形态为主体 在居住中 , 物质空间是供人生产 、 生活 、居 住等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 它由山林 、河川 、耕地 、宅 地、 道 、 广场 等多种因素共同 组成居住空间 的主 体 。 在传统聚落物质空间的构建中 , 古人奉行“ 天人 合一” 的自然观 、 高度重视并尊重自然生态 的内在机理和自然规律 , 以珍惜土地 、重理水 、保林 木、 巧用自然能源的原则 , 以古代的经济文化基础 、 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为依据 , 按功能分区 、 土地使用 划分 、 宅地与耕地 、 住宅与住宅 、 道与水系 、空间尺 度与组合等的有机关系 , 进行多层面的创造 , 构建不 同形态的物质 。 我国传统聚落分布广而且居住 空间形态多异 , 常见的空间形态有以下几种( 图 2) : A 集中型 — — —以一个或多个核心体 ( 宅院群或 公共活动空间) 为中心 , 集中布 局的内向型群 体空 间 。 例如 : 福建田螺村以土楼形式构成核心体 。( 图 2A) B 组团型 — — — 由多个宅区组团随地形变化或道 、 水系相联系的群体组合空间形态 。 例如山西堡 安村 , 分几个组团型相联而形成整体 。( 图 2B) C 带型 — — — 多随地势或流水方向顺势延伸或环 绕成线布局的带型空间 。 例如 : 湘西拔茅村沿流水 方向布局 。( 图 2C ) D 放射型 — — — 以一点为中心 、沿地形变化呈放 射状外向延伸布局 , 形成视野开敞的空间形态 。 例 如: 川底下古山村沿山 势呈放射状布局 。( 图 2D) E 灵活 型 — — —随地 形变化自 由布局 的灵活 空 间 。 例如 : 桂北金竹苗寨山势布局 , 创造出 山、 田、 宅相交融的特色 。( 图 2E) F 象征型 — — — 模拟自然物或其他物形布局形成 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形态 , 四川罗城以船形布局象 征一帆风顺 。( 图 2F) 传统聚落以多种形态创造出融于自然的人工物 质空间并形成居住空间的主体 。 2. 3 以文化型态为灵魂 在传统聚落中 , 追求人的内在心灵 、思想情 感与自然取得认同 , 与相通 , 创造 “ 山水相 映” 、 “ 景情交融” 、 “ 祈福免灾” 富有自然灵气的 情态 , 也追求以“ 伦理” 、 “ 礼乐文化” 表达真 、善 、 美、 创造富有伦理和文化品质的文化形态 , 以 满足人的智慧 、情感 、 灵魂属性的需求 , 形成聚落环 图 3 中国图式 图 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图 1 安徽黔县宏村 第 1 期 业祖润 :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73 境独特的文化灵魂 。 3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方式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图式是一种典型的向 空间框架( 图 3) 。 它形象地表达了一个具有中 心、 方向和领域三元素的空间模式 , 这也是我国传统 居住空间的基本模式 。 在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 构建中 , 同样以中心 、方向 、领 域( 即几何元素 中的 点、 线、 面) 三元素以几何形的坐标系统和几何结构 方法构建空间体系 。 3. 1 中心 — — — 以“ 点” 形态构建空间核心 。 常以生 长点为中心向外以同心圆或放射状呈均衡或非均衡 的方式向外拓展延伸构建空间体系 。 在传统聚落环 境构建中 , “ 中心点” 常相应于风水模式中的“ 穴” 的 概念 。 晋陶侃《寻找捉脉赋》 中提出“ 穴占中央 , 山若 作穴 , 水自回环” 。 古人认为人居之下 , 土地之 上的天地中 , 视“ 穴” 为自然之气与人之气聚集交会 , 天人相交的结合点 。 在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中常以 祠堂 、 庙等作为中心 , 组织有序的空间结构塑造庄严 肃穆的 空间氛 围 , 表 达敬 祖尊 先 , 长 幼有 序等 “ 理 论” 、 “ 礼乐文化” 的 。 例如江西千年古村 — — —流 坑村 、结合河流方向布置以七条东西横巷和一条南 北纵巷的格局 , 以河岸七条纵巷的入口处设码 头、 巷门界定各巷内居住组团的领域 。 以几个房派 各分居于一条巷子中 , 住宅沿巷相对而建形成组团 。 并以各房派的祠堂构建各组团的中心空间 , 形成独 具特色的空间结构型态 。( 图 4 流坑古村平面) 3. 2 方向 — — — 以“ 线” 形态构建空间和结构脉 络 。 常以( 陆或水为骨架组织空间序列 , 形成 多层次的空间整体 。 在传统聚落中 , 多以自然山水 屈曲环绕的线形布局 , 构建灵活多 变的空间结构 。 也有采取均衡对称的中轴线布局构建严谨有序的空 间结构 。 3. 3 领域 — — — 以“ 面” 形态构建具有边界的封闭形 态的活动空间 。 其边界界面大至山川 、树林 , 小至围 墙 。 传统聚落空间强调 “ 风水理论 ” 的封闭格局 , 追 求“ 藏风聚气”的 , 常选址于大自然群山环抱或 河水绕流的封闭领域之中 。 例如 : 川底下古山 村 , 选址于山水围合之中 , 是具有很强的封闭围合领 域感的福地洞天之地( 图 5) 。 图 4 江西流坑古村原村现图 3. 4 群组 — — —以“ 群” 形态构建具有围合关系的内 向群体空间 。 其群体组成的因素有建筑 、标志物 、 林 木、 山石等具有界面意义的物体 。 常以“ 起” 、 “ 延” 、 “ 开” 、 “合” 、 “ 转” 、 “ 渗” 的结构方式组织群体空间的 层次 、 韵律 、节奏的形态变化 。 在聚落空间塑造 中常以风水树 、 塔、 庙等标志物作为起点( 称水口) 成 为划分空间的界定标志 。 以 、桥 、 树或纪念建 筑( 牌坊 、 亭) 延伸空间 , 以祠堂 、 、 戏台等公共建 筑和广场形成村 内的空间 , 供村民聚 集活动 。 以街 、 巷和转折空间引向宅群的组合空间 。 在 相邻的群组空间之间 , 常采用灵活界面( 如矮墙 、竹 篱、 花台等隔断) 创造组群空间的互相渗透 。 不同的 群体空间组合塑造成多彩多姿的空间形象和聚落景 观 。 例如贵州雷山郎德上寨选址于群山 、 寨前 溪水绕流的福地 。 村寨依山就势 、灵活布局 。 村前 溪水上架有标志性的风雨桥 、 设寨门三处 , 寨内道 随地形弯曲延伸 , 大小广场和水糖形成村寨的活动 中心 , 其中以最大的芦笙场作为全寨民族节日活动 场所 。 民居群随地形变化组合形成大小不一 、 形式各异的组团空间 , 并以吊脚楼的形式创造出相 互渗透的空间关系 , 全寨宅田相融 , 构建出一幅绿色 田园村寨的景象( 图 6) 74 建筑工程学院学 报 第 17 卷 图 5 川底下古山 村( 雷绘) 1 — 卢笙场 2 — 活动场 3 — 水 塘 4 — 寨 门 5 — 风雨桥 图 6 贵州雷山郎德寨 平面( 参考《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4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特征 居住空间结构是指聚落要素 、各类活动系 统和空间形态组合的结构关系 。 中国传统聚落 空间结构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结合 、物质 与结合 、 人与社会相结合的特质 , 其主要特 征是 : 4. 1 空间结构是相融相生的整体性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突出了中华文化之精华 — — —整体思想 , 从居住中自然 、 人的行为与心理 第 1 期 业祖润 :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75 活动 、人与社会等各种功能系统的内在机制有机结 合入手 , 创造人 、自然 、 建筑 、 社会相融的整体 , 是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 在聚落的选 址、 定位和土 地使用 、分 区安 排上都 注重 “ 尊重 自 然” 、 “ 自然” 、 “ 因地制宜” , 以充分发挥自 然潜 力 , 以人活动的多种功能需求合理确定土地使用量 、 强度及特质 。 同时也从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活动需 求和人审美及文化的需求 , 构建与自然保持协 调的民居 、 街巷 、广场 、活动中心等物质和空间 体系 , 创建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合谐有机的 整体 。 4. 2 空间结构可变的灵活性 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随时代 、社 会、 经济 、 科技 条件及人口发展 的变化而构建 完善 的 。 其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常以 数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建设经营聚落 。 在空间 结构上聚落多以中心为 “ 核” 的空间结构方式 , 建立 多中心发展的空间体系 ; 以宅群组团为细胞的结构 形式建立居住空间体系 ; 以随地势变化而设径 , 构 建灵活而可延伸的道体系等 , 使传统聚落具 有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生命力 。 4. 3 空间结构景观的多样性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强调建立多样化的景观 体系 。 以崇尚自然山水的情怀 , 从多角 、 多节点空间 和道空间借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和纪念性建筑构 景 , 以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富有情感 、 审美意趣和文化品味的景观体系 。 使聚落空间成为 极富人性化的聚居 。 空间结构是传统聚落 空间创造的主体 。 虽然传统聚落是无规划师 、 建筑师的创造 , 但其规划的 、 原则 、 创造智 慧和实践经验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在中国五千年 历史文化长河中 , 独特的传统聚落文化是中华大地 分布最广 、 量最大 、 类型最多的民族民间文化 。 它深 深扎根于民间的本土文化之中 。 虽然传统聚落文化 深受地理 、 封建社会及科学技术的 , 存在有 封闭 、 落后不适应现代生活进步发展的一方面 , 但传 统聚落文化最质朴地体现了传统的自然观 、 哲学思 想、 人文意识为指导的规划建设的和古人 创建人与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社会和谐的田园居家环 境的理想 , 智慧和实践经验 。 它是创新现代居住环 境的资源 , 具有中国居住文化之 “ 根” 的意义 。 当今 世界已迈入 21 世纪的新时代 , 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合 谐共生的 , 中国的居住在新时代也呈 现出多元化 、 多层次的新发展 , 人们追求回归自然 , 吁唤重返人 、 自然 、 融合的乡土 , 寻求传统 居住文化的启迪 , 传统文化 , 创新居住规划 与设计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居住区 。 这是新 时代的需要 , 也是规划师和建筑同仁共同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 1] 陈坤宏 .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 M] .书局出版 [ 2] 陆元鼎 .中国传统民 居与文化 ( 第二辑) [ M] .中国 建工出 版 社 1992 年 2 月出版 [ 3] 李长杰 .桂北民居[ M ] . 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5 年 [ 4] 业祖润等 . 古 山村 — 川底下 [ M] .中国建 工出版社 1999 年 6 月出版 [ 5] 汪之力 .中国传统民居建 筑[ M ] .山 东科技出 版社 1994 年 3 月出版 Analysis on Space Struc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nhabited Environment Ye Zurun ( Dept . of Archit ect ure , Bei jing 100044) Abstract : By means of “ theory of space structure” , the author f urt her analy zes some aspects of ancient village space st ruct ure such as its form , structure mode and the creation of space character , and makes an effo rt to research the inherent ctors , t heo ries of fo rm , space st ruct ure character and cultural connot at ion f rom the deeper part s of st ruc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f orm ation of t raditional inhabitad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tradit ional inhabited environment ; space structure ; science of inhabitation envi 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