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以来,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已成为许多经济体的支柱产业之一。了解国际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借鉴有益经验,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一般规律和主要特点。
目前,世界(或经济体)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特点和实际需要,赋予了文化产业不同内涵。有的叫创意产业,如英国、新加坡、印度、奥地利、泰国等;有的叫文化休闲产业,如西班牙等;韩国则称之为内容产业;美国叫版权产业。不同称谓下,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完全相同。
由于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国情不同的情况下严格准确地定义文化产业非常困难,国际上还没有一个被各经济体普遍采纳的文化产业定义。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关贸总协定(GATT)关于文化产业的共同定义在国际上引用较为普遍。其定义为:文化产业是从事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与服务的创造、生产和分销的行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本质上具有文化属性,且通常受版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首要经济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通过产生和利用知识产权,它们有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的潜力。
因为需着眼于借鉴和吸收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本报告对文化产业概念不做深入探究,只是基于国际组织概念并在各经济体概念的基础上取一个并集,将文化产业视为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和休闲产业等的集合,以便更加聚焦研究目的。
当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权威的文化产业概念、定义和分类,因此也就没有世界的全球文化产业规模统计数据。一些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统计机构或文化机构,也只是根据已掌握资料估算世界文化产业的规模。
据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估算,2013年世界文化产业市场营业额达到2.337万亿美元。分区域看,市场份额最高,达到35.2%;欧洲、中东和非洲共占30.9%;亚太占27.4%,中南美洲占6.5%。
另据普华永道(PWC)测算,2011年美国、日本、中国①、、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和韩国娱乐和传媒业市场规模居世界前10位。其中,美国遥遥领先,营业额达到3630亿美元,是排名第2位日本(1730亿美元)的2.1倍;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的营业额分别为890亿、720亿、690亿、610亿、590亿和37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至第8位;巴西和韩国均为350亿美元,分列第9位和第10位。预计到2016年,美国、日本、中国、和英国娱乐和传媒业营业额将继续排名世界前5位,分别达到4900亿、2030亿、1680亿、840亿和830亿美元,是2011年的1.3倍、1.2倍、1.9倍、1.2倍和1.2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P的比重平均为5.26%(见图2),约3/4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其中,美国最高,达11.3%,韩国、巴西、、中国、新加坡和俄罗斯均超过6%,、英国、中国、南非和中国则分别达到5.4%、5.2%、4.9%、4.1%和2.9%。
联合国贸发会议2014年初预测,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升至7%左右,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
注:1.因各经济体的文化产业分类不同,从而造成数据不可比。为便于比较,这里使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分类标准及该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下同。
2.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为2013年数据;美国、韩国、英国、中国、坦桑尼亚及泰国为2012年数据;、保加利亚及南非为2011年数据;、马来西亚、罗马尼亚、乌克兰、新加坡、俄罗斯、菲律宾、墨西哥、、中国、巴西为2010年数据;中国、荷兰和秘鲁为2009年数据。
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5.49%(见图3),约3/4的经济体在4.0%~7.0%之间。其中,菲律宾、墨西哥、美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均超过7%,2011年韩国和新加坡均达6.2%,英国和为5.6%,中国为5.5%。
注:菲律宾和保加利亚为2013年数据;中国、英国、、阿根廷、中国为2012年数据;美国、墨西哥及荷兰为2011年数据;韩国、新加坡、秘鲁、、巴西、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中国、泰国、乌克兰、日本为2010年数据。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055亿美元,是2003年的1.9倍,年均增长7.4%。其中,文化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738亿和4317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2.1倍和1.8倍,年均分别增长8.7%和6.6%。
2008年,世界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538亿美元,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5%。文化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851亿和1687亿美元,是2002年的3.0倍和2.3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9.9%和15.2%。2002年至2008年的6年间,俄罗斯等转轨国家增速最快,年均增长25.0%,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7.1%的增速高出7.9个百分点。
美国在收入增加和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的过程中,其食品、住房、交通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则持续较快上升。1970—1993年,美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3100美元增加到16429美元,增长4.3倍,而同期娱乐人均消费支出由115美元增加到887美元,增长6.7倍,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也从3.7%提升到5.4%。2012年美国娱乐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已超过5.5%,位列食品、住房、交通类支出之后,是第四大消费支出项目。
日本在1965年居民平均每户娱乐消费支出为1742日元,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3.5%;1993年,日本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娱乐支出为17275日元,比1965年扩大近9倍,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为4.9%,比196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世界各经济体的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主要来源于支出、广告以及私人或企业的赞助和捐献等渠道。以欧盟和为例,欧洲理事会与欧洲比较文化研究所估计,2011年,欧盟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的70%~80%来源于支出。其中,、奥地利、丹麦和波兰的支出额分别达26.3亿、23.0亿、22.4亿和19.6亿欧元,分别占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的83.1%、79.5%、79.0%和72.6%。
从出资构成来看,通常地方的支出额大于中央。2011年,波兰、奥地利、和乌克兰地方支出额分别为16.1亿、15.2亿、14.6亿和4.8亿欧元,占支出总额的82.4%、66.0%、55.5%和62.7%,分别比中央支出额占比高出64.8、31.9、10.9和25.3个百分点。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9财年①,对公益性文化产业的支出额为101.4亿加元,其中支出41.6亿加元,占41.1%,地方(包括省、地区和市)支出59.7亿加元,占58.9%。
欧盟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的10%~12%来源于私人或企业的赞助与捐献。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私人或企业的赞助或捐献主要投入传统的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据分析,随着欧盟对公益性文化产业捐献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免税等鼓励政策,私人或企业赞助与捐献的金额预计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高于同期P年均增速2.9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比同期P年均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比同期P年均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比同期P年均增速高出4.0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极为强劲。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2008年全球需求骤降,国际贸易萎缩12%。但是,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却逆势持续增长,2008年的出口总值达5920亿美元,是2002年的两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4%,高出同期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额增速6.6个百分点。
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实力,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和政策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占P的比重偏低,整体文化产业实力不高,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边缘地位。以文化产品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为例,2012年,贸易区的美国、和墨西哥3国出口份额为13.72%,而东盟10国仅为4.56%,南方共同市场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仅为1.87%,非盟仅为0.65%,中国和印度分别为31.9%和5.5%。中国和印度可以说是文化产业大国,但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还称不上是文化产业强国。
应当看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历史资源,巨大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例如,中国拥有巨大的、快速扩张的国内市场等优势,且正逐步将文化产业由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印度同样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大量的人才,其电影等行业历史悠久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拉美文化产业历史悠久,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且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与欧美具有相似性,拥有可挖掘的巨大潜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例如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对国内外游客吸引力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文化旅游成为当地居民和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地区有很多文化景点,考古现场和殖民城市建筑比较有特色。在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P的贡献大约为8%,2011年文化旅游是阿根廷第三大收入来源。世界每年的国际旅游人次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文化旅游。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到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
美国旅游协会于近期公布:“2013年,到离家50英里或更远的地方去旅游的1.464亿美国成年人中,81%的游客为文化旅游。与其他游客相比,文化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特点(括号中为其他游客):一是花费更高,人均623美元(457美元);二是酒店、汽车旅馆或含早餐旅馆的使用率更高,为62%(55%);三是高消费者占比高,人均花费超过1000美元者占比达19%(12%);四是旅行时间更长,为5.2晚(3.4晚)。”
新加坡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和增加值的乘数效应分别为1.43和0.58(见表1)。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文化方面的支出,就可以分别为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和0.58个单位的增加值。英国由于具有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链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大。2011年,英国文化产业对全国产出和增加值的乘数效应分别为1.80和0.86,均高于新加坡。
目前,世界各经济体的大多数文化企业基本上规模普遍不大。2010年,法国文化企业中,19人以下的企业占23.8%,250人以上的企业占22.3%,但没有250人以上的专业设计企业。2012年,西班牙无雇员广告企业有16777家,占广告企业总数的58.9%;雇佣10人以上的广告企业仅1144家,占3.9%。
文化企业虽然规模普遍不大,但作为朝阳产业,利润率却较高。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出版和娱乐休闲企业的利润率分别为11.0%和18.7%,高于全部企业9.7%的平均利润率;2011年,电影和视频企业的利润率达到18.5%,高于全部企业9.9%的平均利润率。2013年,法国文化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9%,其中电子游戏发行、电影发行、电视节目生产和大众电视节目的发行企业的利润率最高,分别达到68%、64%、54%和51%。
文化产业企业固然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文化产业具有的文化属性使它有别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肩负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文化产业要服务于一国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要起到本国文化价值观的作用。
在本民族文化利益,抵制外来文化“入侵”方面,欧洲最为成功。面对美国的文化霸权,法国等欧盟国家公开提出“文化例外”,反对全面国内市场,主张将文化贸易与非文化贸易区别开来,掀起了抵御美国文化入侵、捍卫民族文化的战。
为本民族文化,一些国家本土制作的节目必须在文化节目中达到一定的比例。例如,美国播放的音乐绝大部分是美国本土制作的音乐,本国音乐要年增长12%,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强力推行本地音乐,日本75%的音乐是本土的,拉美本土音乐占70%,中东和土耳其有60%左右为本国或阿拉伯国家的音乐,非洲本土音乐占6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