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讲上善若水,可见在中梦见放炮国人眼里,水不只用来喝,还蕴含着人生哲学。”交谈中,冰岛驻华大副馆长、公使衔参赞拉格纳尔鲍德松带给《环球人物》记者太多惊喜。他一口略带京腔的流利中文,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在大学的留学生活犹如昨天,对中国哲学更是信手拈来,难怪接触过他的人都觉得,鲍德松是个十足的“中国通”。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在70年代传到冰岛,正在上高中的鲍德松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从此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思想也非常着迷。
1975年秋天,进入冰岛大学不到两周,鲍德松便得知有去中国留学的机会,他马上提出了申请。“当时没多想,只是单纯地想去中国看看社会主义长什么样。”由于成绩好,鲍德松很快得到了留学机会。
就这样,鲍德松成了“”后到大学的第一批留学生。基于对马列主义和思想的强烈兴趣,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哲学系。其间,鲍德松研读了很多马克思主义著作,又学了矛盾论、实践论,还上过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的课,他非常高兴能成为冯友兰的学生。
暑假,因途遥远,没钱回家的鲍德松就去洛阳参观龙门石窟。“到处都是灰尘,连水龙头出来的水都是红色的”给鲍德松留下了深刻印象。“到处是石头和农田,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佛像,觉得很有意思。”鲍德松还和同学一起去过西安,仲夏时节,炎热酷暑,正值西瓜丰收时,街上堆着成山的西瓜。鲍德松一副人的面孔,走在大街上特别“吸睛”。当他和同学去买西瓜,卖瓜人热烈欢迎,还找凳子让他们坐下,给他们切瓜。“人们对我们很热情,说我们是外国朋友,不让我们交钱。”
“”后期,鲍德松也曾和同学们一起去工厂、下田地“学工学农”;生活条件艰苦,他也要自己去洗衣房用“搓衣板”洗衣服;在他的记忆中,北大周围都是农村;街上到处是,墙上贴满“”;当去世时,人们悲伤而又惴惴不安;当“”,人们买光商店里所有的酒偷偷在家里庆祝70年代的中国在鲍德松的记忆中依旧清晰而深刻。